当前位置:首页>在线访谈 > 正文
携手防沙止漠共建美丽家园
【来源:开封日报】 【浏览:449 次】 2021/6/18 17:49:28

全媒体记者 张仲鹏   通讯员   宋长新


6月16日,市林业局在开封市民之家广场开展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。宋长新 摄


今年6月17日,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,活动主题是“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。昨日,市林业局在开封市民之家广场开展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。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、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。它破坏土地资源,使森林植被锐减,加剧自然灾害,威胁着全球2/3的国家和地区、1/5人口的生存和发展,被称为“地球的癌症”。全球荒漠化面积为3600余万平方公里,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/4。更严峻的是,荒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5万~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。

近年来,我国持续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在荒漠化治理上勇于探索、积极行动,使荒漠化严重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,有效遏制了生态恶化态势,取得了喜人成效。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.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,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,已经实现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,并提前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到202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。

土地荒漠化之成因 

土地荒漠化成因可分为两类,即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。 

人为因素。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,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。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、粗放经营、盲目垦荒、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、过度砍伐森林、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。乱挖中药材、毁林等更是直接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。另外,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土壤次生盐渍化。 

土地和气候因素。干旱、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,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、蒸发量最大、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。当气候变干时,荒漠化就发展,气候变湿润时,荒漠化就逆转。 

土地荒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,它恶化生态环境,破坏生存条件,加剧自然灾害发生,制约经济发展,加深了贫困程度,严重影响社会稳定,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。 

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 

造林种草是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,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常用方式有六种:一是干旱、半干旱、流沙地带飞机播种造林。其优点是速度快、工效高、成本低,能应用于交通不便、人烟稀少,其他造林方法难以实行的边远山区、荒野。缺点是落种不均匀,形成的幼林常稀密不均,用种量过大。二是设置沙障固沙造林,用柴草、秸秆、树枝、卵石等物料在沙面上做成障蔽物,消减风速、固定沙表,主要作用是固定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。三是窄林带小网格式农田防护林。林带相互衔接组成网状,也称农田林网。在林带影响下,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特殊的小气候环境,能降低风速、调节温度,增加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,拦截地表径流,调节地下水位。四是钻孔深栽造林。这种方式造林不受地形限制,适合在高低起伏的沙丘(地)上作业。与传统造林相比不仅解决了起伏沙地造林难的问题,而且增加了造林深度,提高了造林速度,降低了造林成本。五是乔灌草结合固沙。用乔灌结合的配置形式建设防护林,是尽快恢复植被和保护农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良好模式,它可以使林木充分通风透光、形成挡风屏障,给林木生长增肥。六是推广优良的固沙植物。 

市林业局局长王书明说,防治荒漠化和干早,最重要的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持续修复改善生态环境,减少荒漠化形成条件。 

我市治沙成效明显 

我市曾经是受荒漠化严重危害的地区,全市国土总面积940万亩,其中沙化土地面积240万亩,占国土总面积的26%,占农田总面积的43%,是全省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。在历届党委、政府领导下,特别是焦裕禄同志来到兰考带领群众防风治沙,树立了全国防风治沙的典型。在焦裕禄精神引领下,几代人不懈努力,坚持植树治沙,固定移动沙丘40余万亩,改良轻沙地200余万亩,建设农田林网有效庇护农田500余万亩,将昔日的盐碱沙荒不毛之地,改造为林茂粮丰的沃土,显著改善了开封生态环境,农林业综合生态能力有效提升。 

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 

如何既能实现沙退绿进、再现绿水青山,又能通过荒漠化防治推动乡村振兴,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? 

王书明表示,这就要贯彻自然经济一体化原则,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一致原则,在改善生态的同时,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。我市兰考县黄河滩区以草压沙就是一个成功实践:从2018年开始,兰考县退耕还草,在黄河滩区打造了12万亩的优质饲草示范种植基地,种植构树、菌草、苜蓿等,形成了一边“千里黄河水滔滔”、一边“风吹草低现牛羊”的生态景观,也有效促进了当地畜牧产业发展、农民增收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epaper.kf.cn/paper/kfrb/2021-06-17/details.html?edition=7&details=6